为了积极响应“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有效缓解应届学生在升学与就业方面的焦虑情绪,信息工程学院于3月10日组织“压力共话,前路同行”座谈会。座谈会特别邀请了2022级4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通过面对面交流形式,通过“诉困惑、解心结、指路径”全程帮扶模式,助力学生顺利完成人生新阶段的过渡。活动由党总支副书记郑重主持。

深入倾听:温暖人心的“压力解码”
座谈会以别开生面的“烦恼漂流瓶”环节开场,学生们将心中的困扰写下来,在现场实时生成了一幅关于压力的关键词图谱。“专升本备考时间不足”、“求职信息渠道匮乏”以及“家庭期待与自我规划的冲突”等成为高频词汇,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面对当前流行的“慢就业”现象,心理专干张梦玲老师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结合“番茄工作法”和“SWOT决策模型”,鼓励学生从小处着手解决大问题。针对学历提升的担忧,张老师分享了2022届校友段松同学成功专升本并就职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励志故事,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人生是一场动态的比赛,而你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来自于不断学习的能力。”
精准支持:升学就业“资源包”现派发
信息工程学院为指导帮扶好学生就业工作,推出了升学就业“资源包”等支持措施,具体包括:
一对一导师匹配库:汇集院内4位升学指导教师和6名就业辅导员,提供定向帮助。
心理能量补给站:开通在线倾诉热线,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及时关注。
成长盲盒计划:开展学生简历制作指导、面试指导、专业课程辅导等个性化服务。
春寒料峭,坦诚相见的对话让青春的热情得以展现。在这里,个人的焦虑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孤独感也因为集体的智慧和支持而升华,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未来篇章。
作者:张梦玲
审核:张武洪